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健康饮食 >
最新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排行 推荐名人名言

女病人热到昏迷,大小便失禁!高温为何如此可怕?

时间:2018-05-19 00:00来源:健康饮食 作者:在线人生 点击:

整理 | 管颜青

来源 | 搜狐健康

近期全国多地迎高温热浪,部分城市最高气温甚至突破同期极值,不少人因此热出病来。据《钱江晚报》5月17日消息,这几日杭州最高气温达37度,80多岁的曹奶奶坚持不开空调,没想到热得昏迷在房间里,入院时体温高达40.2度,意识不清,大小便也失禁了,被确诊为“热射病”。杭州余杭第五人民医院急诊室护士长感叹,这已经是当天晚上第七个了。

杭州余杭第五人民医院急诊室的多位中暑病患,来源:《钱江晚报》

在很多人看来,中暑并不是什么大事,多喝两杯水,吃点解暑药,休息一下也就过去了。过去也没有空调,不都是这么扛过来的吗?

但实际上,重症中暑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位80多岁的曹奶奶得的热射病就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那么人为什么会中暑,我们又该如何在即将来临的烈日酷暑天做好防护措施呢?

人为什么会中暑?

据搜狐号“中华医学科普”介绍,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蓄积,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受损的一种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36度—37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当环境温度超过21度时,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变小,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散热量减小,而蒸发的散热作用则增强;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散热方式就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人体蒸发有两种方式,即不感蒸发和出汗。不感蒸发是指人体处在低温时没有汗液分泌时,皮肤和呼吸道都不断有水分渗出并蒸发掉。出汗是可以察觉的汗液分泌,又称为可感蒸发。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湿度大时气温达25℃便可引起人体发汗。

当环境温度超过人体适应范围时,对高温、高湿、烈日等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导致中暑的主要原因。同时,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运动,且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饮酒、服用镇静类药物、过度肥胖以及衣服透气不良,加之环境温度及湿度过高,都会导致中暑。

重症中暑是较为严重的情况,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主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的体温急剧升高。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数、躁动不安、瞳孔缩小、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热射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中暑者死亡。

一旦中暑该如何急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医师徐婷指出,发生中暑,应迅速脱离高温、高湿、日晒环境,至阴凉处、通风处静卧,避免高强度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有条件的要将病人置于空调环境,争取去掉衣物以助散热。神志清楚者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如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轻者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重者需要至医院诊治,除了监测重要的生命体征外,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降低核心体温是中暑治疗的核心。

中暑高热者,要争取在半小时左右将核心温度降至39度以下,迅速脱离热环境,通风,去除衣物,或将患者浸入20度左右的水中,注意呼吸气道保护,或者身上洒上温水,用风扇吹风加强蒸发降温。中暑的高热并不等同于炎症的“发热”,即咱们平时说的“发烧”,因此不能使用常用的解热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不能进行酒精擦浴。病情严重者需要到医院诊治,早期治疗,早期干预相关并发症。

预防中暑的方法

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中暑的预防措施主要为以下三点:

1.外出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决定行程长短,不要过度疲劳,否则,抗暑能力会下降。出门戴上透气、散热及通风性能好的凉帽,打上太阳伞,既可防止中暑,又可预防“日射病”(太阳直射引起的脑部水肿)。

2.多喝水,适当补充淡盐水。在室内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空调使用温度不要太低。

3.身上必备药物可选择: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仁丹等。

此外,要提醒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高温下尽量少出门,并随时带好常用药,以防高温诱发原发病。由于中暑和其他疾病发病的病因不同,故需要区别对待。因此,如果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感到不舒服,应赶紧到阴凉通风处,口服一些防暑药。若症状很快缓解,就可能是中暑;如果不见好转,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应尽快服用心血管药物。假如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送到医院。

参考资料:

1、http://www.sohu.com/a/84935787_322733;

2、http://www.sohu.com/a/159754958_359980;

3、http://www.bjcdc.org/article/38560/2013/06/2013062138560.html

  • 上一篇:过敏性疾病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