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健康饮食 >
最新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排行 推荐名人名言

我帮患者度过了90岁生日,心理却有一丝不安

时间:2018-05-03 00:00来源:健康饮食 作者:在线人生 点击:

凌晨三点,我正趴在电脑前研究着那些没有情节只有骨与肉的片子。

美小护苏小花穿着一身粉红色的工作服站在急诊的大门口,就像一个卫兵一般用坚毅的目光仰望着星空。

说实话,我最恨的就是和苏小花搭班。

因为深夜无事的时候,她总是会站在门口遥望着病人,还有穿行在新华西路上的120急救车。

“咳,要是没有事情的话,你可以看看书,也可以发发呆,不要这么热切的盼望着病人好吗?”

但,她并不愿意听我的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看看有没有病人要过来!”。

这句话有些让我胆颤,更让我怒火中烧。

“闲着不是更好吗?为什么总是要忙的像条狗一样?”。

“我闻到了空气中不一样的气味,一会肯定要来抢救病人,你不觉得的吗?”。

疯了,苏小花一定是疯了,想病人想疯了。

我还没有转身离开,苏小花的愿望就实现了:一阵划破苍穹的锐利警报声由远及近的响了起来。

在夜幕之中疾驰奔行的正是120急救车,这一次送过来一位昏迷的90岁男性患者。

当老人被推进急诊抢救室的时候,我一度觉得老人随时都会死亡,不仅因为老人已经呈现昏迷状态,而且因为老人的心率只有29次/分,经皮指脉氧只有60%,血压只有40/20mmHg.

通过老人异常消瘦的身躯和下身使用的尿不湿来判断,不用多问,便能够得出结论:这是一位长期卧床的老人。

苏小花第一时间为老人监测了末梢血糖:1.6mml/l。

“低血糖昏迷,只有1.6!”苏小花说。

“我知道,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导致老人昏迷的原因只是低血糖吗?

答案显然不可能如此简单,因为在静脉推注了60毫升的50%葡萄糖后,虽然末梢血糖已经恢复懂了8.1mmo/l,但是患者依旧处于昏迷状态。

陪同老人前来医院的是一大家子人: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女儿和女婿,还有几个孙子。

老人的大儿子简单的描述了老人的病情:老人患有糖尿病很多年,常年服用降糖药,血糖一直控制的很好,三年前开始卧床不起,因为家中无人照料,所以将老人送进了养老院。五天前开始,老人出现了咳嗽,一直在养老院里输液治疗,今天上午出现了昏迷不醒。

听完他的话后,我心中有了自己大致的判断:患者常年卧床不起,肺部感染在所难免,加之当时流感肆虐,所以患者应该是因为肺部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存在感染性休克,近期进食减少,降糖药却没有减量,又加之感染的因素,最终导致严重低血糖事件,并且最终导致昏迷的危急状态。、

“上午就昏迷了,为什么现在才送过来?”

我环顾了一周,却没有家属能够回答我这个问题。

在急诊抢救室可以遇见大量类似的患者:因为脑中风、骨折等因素而常年卧床的患者,大多最终因为反复的肺部感染而孤独的离开这个世界。

美小护苏小花在为患者艰难的打开静脉通路,而我却要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患者的指脉氧只有60%,而且还在呈下降趋势,如果不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情况,患者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死亡,这种极短的时间可能只有数十分钟。

气管插管后,从管路中喷涌而出大量的黄粘痰液,甚至还有一些散发着恶臭的食物残渣。

吸痰并且连接呼吸机后,患者的氧合得到了显著改善,在氧浓度60%的情况下,指脉氧能够维持在90%左右。

苏小花第一时间为老人带打开了两条静脉通路,要知道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为如此消瘦的老人打开静脉通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大量快速补液和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后,患者的血液勉强维持在100/50mmHg左右。

直到老人用上呼吸机,生命体征得到初步的控制后,我才有时间和家属进行下一步的沟通。

患者的女儿说:“明天就是我父亲的九十岁生日,无论如何要帮我们度过明天,哪怕只有几个小时也可以。”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我却难以做到,因为这位90高龄的老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死亡。

在冬季有很多老人难以度过,正是因为流感肆虐后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低血糖,无论那一个事件都会导致患者的死亡,更何况三种情况同时存在。

我能做的只是将患者的真实情况和治疗建议告诉家属

第一:患者病情很重,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会出现死亡。

第二:初步考虑最主要的原因是肺部感染,进而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低血糖,可能还 存在其它脏器的功能衰竭。

第三:老人的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因为感染难以控制,而休克和低血糖对脏器功能的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

第四:如果要积极治疗,需要住进ICU病房,但是需要做好人财两空的准备;毕竟患者已如此高龄,死亡风险极高,家属应认真考虑还有没有让老人继续遭罪下去的必要。

其实,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人世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并没有多少痛苦。

但是,有一些家属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让老人全身插满管子光着身子躺在病房之中。

你以为老人还活着,其实老人只是在仪器的帮助下维持着心跳和呼吸罢了。

你以为自己付出了便有所安慰了,其实若干年后你可能会为让老人多遭罪而后悔。

其实,我的潜台词很明确:已经没有必要在为老人强行逆天了,不如让老人在昏迷之中安静的离开。

但是,我却不能如此直白的说,这一切的决定权都掌握在家属的手中。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面对生死存亡之际的患者,医生应该不顾一却的去挽救患者的生命。

但是,作为一个有感情有思维的人,我却认为家属应该放弃抢救。

听完我的话后,一家人陷入纠结之中了。

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他们有着自己的顾虑。

如果积极抢救,则要面临人财两空的结局;如果不治疗,又承担不了舆论的压力和自己内心的煎熬。

女儿的要求很明白:无论如何要度过90岁生日。

大儿子的问题也很简单:如果不住院,只在抢救室中对症处理,大概需要你多少钱?

小儿子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医生,你觉得老人还有希望吗?

两个儿媳妇则从头到尾没有表达态度,很快便离开了医院。

患者被送进急诊抢救室两个小时后,一切能够完善的检查结果全部摆在了我的面前: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酸中毒,低钾血症。

而家属也达成了一致意见:拒绝住院,拒绝离院,拒绝心肺复苏。

也就是说他们决定将患者留在急诊抢救室,对症处理,等待最终时刻的来临。

事实上,老人和急诊抢救室里的其它病人一样度过了四个难熬的夜晚,才终于踏上了前往天国的征途。

这种结局对家属来说最好不过,既没有花费太多金钱,对舆论也有所交代。

但是,对患者来说,却是多遭受了几天痛苦的折磨。

我想清醒的人可能不会体会全身被插满管子的感受:胃管、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导尿管.....

这位老人离开了,却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患者在来的路上。

对于那些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精心的护理,因为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而迁延不愈的压疮和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正是此类患者的最主要致命原因!

可惜的是,在现实之中,大量的老人没有能够到的良好的护理,甚至被虐待!。

“患者是挺过了90岁,但满意的是谁?”苏小花颇有意味的问。

我带着熬了一个通宵的疲惫试图用眼神杀死她:“还好意思说,你继续看星星吧!”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 “最后一支多巴胺”是我的个人公众号,试图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用简单的文字于描绘复杂的人世间;用真实的故事去科普基础的医学常识。
  • 本公众号内容均属个人原创,如需要转载,请微信留言或发邮件(8514024@qq.com)。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