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健康饮食 >
最新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排行 推荐名人名言

以医联体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时间:2018-03-20 00:00来源:健康饮食 作者:在线人生 点击: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 方鹏骞 周燕

来源 | 搜狐健康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联体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实现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

随着医联体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医联体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医联体内下派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不断增加。二是有效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三是推动了区域资源的有效共享。

在医联体建设不断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运行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二是非紧密型结合模式使得优质资源下沉缺乏可持续动力;三是全科医学教育发展滞后、全科医生供给不足;四是医保政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五是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未考虑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六是医联体内部信息化建设薄弱。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巩固前期医联体建设成果、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与完善医联体建设即是实现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突破口。为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将医联体建设作为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路径。

医联体作为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载体,通过医联体内部 “三通”,即人员互通、资源互通和医疗互通,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纵向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强基层”的目的,并以技术帮扶、利益联结为纽带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实现,最终助力分级诊疗的实现。

二是推动医联体向紧密型过渡。

实现医联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医联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设计和改革。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在于去行政化,实行管办分离。运行机制改革要求将紧密型医联体作为医联体建设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医联体中的功能定位。

三是明确政府和市场在医联体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政府和市场在医联体建设中应分别发挥作用,互不干预。在医联体组建过程中,政府严格控制医联体规模以及成员的数量。推动医联体间的良性竞争,防止出现医联体垄断。

四是发挥三级公立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在医联体组建过程中,政府应鼓励三级公立医院负责引领、组建医联体,做好规划。三级公立医院要始终将公益性摆在第一位,避免经济利益驱动,合理调整医联体内部利益格局。此外,三级医院应真正做到优质资源下沉,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而非仅仅把社区机构作为患者来源。

五是充分发挥医保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完善的医联体应当是医疗机构及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医保方的整合。医保将调配医保基金的自主权下放给医联体,能在医联体内部建立起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打造真正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对医联体实行总额预付下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混合支付方式,维护医保基金的稳定性。此外,还应建立医联体和医保机构的谈判机制,推进双方的良性互动。

六是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推动医改背景下的四医驱动

医学教育应当适应国家医改的发展,实现医保、医疗、医药、医教的四医驱动。其中,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医学教育院校的通力合作,以基层实际需求为导向,为基层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真正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满足医联体内分工协作的需要。

七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医联体内信息互通。

信息化是分级诊疗同时也是医联体建设中重要的支撑力量。在医联体内建立分级诊疗协作平台,将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与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等进行对接,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医疗资源、信息、服务的互联互通,健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真正提升医联体运行效率。

作者简介:方鹏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保健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医药系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