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盘点 > 门事件大全 >
最新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排行 推荐名人名言

家乐福价格事件 家乐福事件接二连三

时间:2011-02-12 00:00来源:门事件大全 作者:在线人生 点击:
关键字:家乐福事件

  今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家乐福等超市涉嫌价格欺诈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将予以严厉处罚》的通知。通知称经查实,家乐福多个门店确实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欺诈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严肃处理,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或无法计算违法所得的,最高处以50万元的罚款。(1月26日中国经济网)

  发改委公布的信息显示,在上海市家乐福南翔店,一个弓箭球形茶壶价签标示每个36.8元,实际结算价每个49元;时尚衣架价签标示每排9.9元,实际结算价每排20.5元。此外,昆明市家乐福世纪城店、武汉市汉福超市洪山广场店、长沙市家乐福芙蓉广场店都有“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的现象。


  “低价招徕、高价结算”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即使消费者发现了问题,商家往往解释说是标错了价钱或促销已结束,消费者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在商家的“价签戏法”中,消费者常常“吃闷亏”。很多时候消费者并不会仔细核查购物小票,无法发现更多价格秘密。这使得商家为了赚取蝇头小利,而不惜损害消费者利益。尤其当这种现象出现在家乐福的全国各大门店中,俨然成为行业“潜规则”之时,这种行为就不单单属于诚信缺失,而是价格欺诈,监管部门需要出重拳予以打击。

  消费者普遍认为,像这种大型跨国零售巨头基于维护自身形象,能够诚信经营,可没想到的是,他们恰恰是利用了我们“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在价签上玩起了戏法。这种做法不但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也会损害这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发展。据悉,不光是家乐福,沃尔玛也存在此类现象。家乐福价格欺诈被罚款,对跨国公司、零售行业是一个警醒。需要让这些跨国公司明白,在中国做生意,不能肆无忌惮,更不能无视中国的法律法规,损害消费者利益。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企业只要存在价格欺诈、误导性标价等行为,都应该一视同仁,受到同等处罚。跨国公司不能因为我国宽松的投资环境而愈发胆大妄为。

  家乐福被罚不仅对跨国公司是警醒,更对我国的监管是个警醒。事实上,内资企业同样存在商业欺诈的现象,我国的商业领域不乏诚信缺失的现象,正是这种不良社会风气导致了内外资企业肆意妄为,使我国的商业环境更加恶劣。目前消费者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待跨国公司的监管虽然一直有种种措施,但不够明显。根据价格法第六章第四十一条规定,经营者因为价格违法就导致消费者多付价款的,应该归还;如果造成损失的,应该赔偿。目前这种补偿和这种惩罚性的赔偿之间,由于法律存在某种缺陷,所以在这方面一直没有制约的力量,造成企业无关痛痒。监管不力,特别是价格主管部门,对社会上的许多价格欺诈行为置若罔闻,在客观上对欺诈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商场、超市“价格欺诈”泛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法律缺失”,关键在于监管的执行力。一纸通知能够震慑到违法者,但如果执行不到位,或者罚款仅为“个例”,那么价格欺诈还会存在,消费者的利益又有谁来保护?

  发改委责成地方价格主管部门给予违规企业处罚,是一个良好开端,但要清除商业欺诈的社会风气却是任重道远。要杜绝价格欺诈行为,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觉,还得依靠严格的执法力度。违法者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和成本,才能遏制其违法牟利的冲动。(深白)
 

  屡教不改还是管理失控?

  短短两周时间,家乐福在中国区的11家门店被处以约550万元的罚款,这可能是中国零售业有史以来最高额度的罚款。然而,在家乐福遭遇如此危机时,其全国一些门店还存在虚假价格问题。记者调查后获悉,大量管理人才流失、公共关系处理不当等都是造成家乐福此次价格风波失控的症结所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走访部分家乐福门店看到,在门店醒目位置,摆放有关5倍差价赔付的声明:“若您在本超市购买的商品价格高于本市距离本超市3公里内其他同类超市同一商品(促销品除外)的价格,或者商品实际收银价格高于卖场内价标签标示价格,我们将给予您该商品差价5倍的补偿。”

  据北京日报等相关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在济南一家家乐福购买了一种标价6.9元的抹布,收银台结算时收了8.9元,该家乐福工作人员只给了该消费者2个选择,要么退货,要么把多收的2元钱退还,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压根就没有提到5倍退还差价的事。另外,春节期间,有一名石女士在北京家乐福大钟寺店购买食用油,其称购买的1升食用油价格是18.6元,结账时价格变成了76元,卖场退了货并送她一瓶18.6元的食用油算是补偿。厦门一家家乐福在春节期间也发生类似情况,有一名何先生2月6日在当地家乐福购买1张“迪斯尼”拼图,标签价为8.9元,结账后发现商家收取了15.1元。

  由于虚假价格事件接二连三,家乐福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据统计,截至昨日,已经有11家家乐福门店被罚款,且每家门店的罚款金额都是上限最高额50万元,也就是说,家乐福在短短两周内共计被处以约550万元巨额罚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家全球零售巨头在中国接二连三出现虚假价格事件呢?

  “没有一家零售商会故意损坏自己的名誉,家乐福不是不想改,而是已经失控了,全国这么多家门店无法在短期内一下子改好,这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管理的问题。”曾经在家乐福任职的管理层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家乐福原有的7~8名比较能干的区域级别管理人才相继离职,同时也流失了一批店长,这造成各个门店管理出现漏洞。比如标价,必须有严格体系和大量理货人员执行,然而当管理人员流失,缺乏监管时,很容易出现标价与条形码不符合的情况。

  上述知情者同时透露,一般一家门店需要的工作人员大约为500人,除去促销员,直属于卖场的人员应该在300多人。然而家乐福为了节省成本,大量使用促销员,部分家乐福门店的促销员可以占到100人至250人,即卖场直属人员仅200人左右,完全没有足够人手去更新价格标签并做理货管理。促销员不会去管卖场本身的理货和标价,他们是以销售抽佣来计算收入的。因此,很多门店会出现电脑系统价格已调高,但货架标签并未更换的情况。而理货人员的缺乏也造成货物摆错方位、价物不符等。

  业内人士透露,家乐福一线员工流失严重,目前部分门店内明显缺少人手。此外,记者还获悉,几位关键的涉及公共关系的管理人员已经或即将离职,且相关人员离职后,部分关键职位至今没有接班人补上,这不仅造成家乐福目前在多方公共关系上处于少人甚至无人管理的状态,也使得家乐福很难在短期内完善所有门店的所有价签和理货管理。

  同济大学危机管理专家李雅茹指出,企业的公共关系包括媒体关系、政府关系、消费者关系甚至是内部员工关系,不容小觑。一旦各方关系不平衡或缺乏沟通,则会带来很大麻烦。比如家乐福在本次事件发生后,对消费者号称赔偿,但执行不够,对媒体除了一份声明也没有再多实质解释,这些都会严重损害企业声誉。假如其不补充管理人员,之后的麻烦可能会更大。

 



相关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