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健康饮食 >
最新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排行 推荐名人名言

阿司匹林,我们都吃错了!

时间:2018-08-20 00:00来源:健康饮食 作者:在线人生 点击: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一起被认为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杰作。阿司匹林在疾病健康领域的作用很大,不仅解热镇痛,还能抗炎抗风湿,早期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如今多用于预防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甚至一度被当作一味神药,防治肿瘤。120年前诞生的阿司匹林,据统计现在每年的使用量达到了惊人的1000亿片!

但一篇文章说,我们可能都用错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怎么会这样?

一、《柳叶刀》:阿司匹林吃错了!

在很多临床证据的支持下,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也受到了“官方”的认可,2017年,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将低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mg/d)与生活方式干预,血压、血脂和血糖的监测与控制等几点写入了一级预防措施中。

可以说,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地位是比较稳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最新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指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效果是要看体重的!75-100mg/d这个剂量对于50-69kg的人来说确实效果很好,能够让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25%,但是对于70kg以上、50kg以下的人就几乎没有明显效果了,而且他们的发病或死亡风险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这个研究由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对过去的10个关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共包含117279名志愿者,其中有80%的男性和近50%的女性体重都达到了70kg以上。

其实任何药物均有体重相关性。大家都知道儿科患者用药需要根据体重计算用药剂量,体重越大的患儿用药剂量越大,这是因为体重大小对于最佳用药剂量影响很大。由于相对于儿童,成年人体重差异度较小,为了简化治疗方案,人们常常忽略体重对药物剂量的影响,所以成年人用药剂量相对固定。但是对于一些危重症患者用药、麻醉用药都是要根据体重计算的。因此,根据体重确定阿司匹林的用药剂量当然是更合理的,不过这样做会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多不便。出于服药的简易性、便利性,早期就按照一个特定剂量就给一个特定人群,这样的方案甚至写进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指南里。其实,从头到尾,75-100mg这个量适合任何一个人,就是一个大乌龙。深究下来,我们对阿司匹林还有很多坑。

二、服用阿司匹林,我们还有什么误区?

对于阿司匹林药物,我们的疏忽的东西或者说是误区还不少。

1、常被人忽视的阿司匹林抵抗(AR)

阿司匹林抵抗(AR)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 5%~45%,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但却并没有引起每一个服药者或者相关人员的重视。阿司匹林抵抗包括:临床阿司匹林抵抗是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仍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生化阿司匹林抵抗是指,实验室指标仍不能达到预期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

AR与基因多态性有关。环氧化酶(COX)基因,包括 COX-1、COX-2 和 COX-3 3 种亚型。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 COX-1 及 COX-2 来发挥作用的。 COX-1 、COX-2 的一些特定位点基因多态性就是 AR 的基础。而血栓弹力图检测,可以通过血小板功能测定来判断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同时阿司匹林的作用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剂型、是否规律服药、合并用药等。

2、阿司匹林早上服用,还是晚上服用好?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到底是晚上还是早晨服药各执一词。有人根据夜里2时到上午10时之间血小板更活跃,也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时段,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也有研究显示,早晨服用,夜间血中前列环素水平更高,对预防夜间心血管病发作更有效,提出建议应早晨服药。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凝聚抑制效果,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3、阿司匹林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

关于这个观点也有不一样的看法,有的人觉得饭前好,有的人觉得饭后更好!

如今阿司匹林已经改良为肠溶胶囊,在酸性环境是不溶解的,而在碱性环境中却能溶解,人体胃酸PH值在1.5左右,强酸!只要肠溶技术过关,饭前空腹服用不会对人体胃粘膜产生过多的刺激和伤害,如果饭后服用可以间隔几个小时等胃排空之后再服用,当然具体方法的以用药说明书为准。

似乎各家有各家的道理,但这些说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应该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说法,就是个性化用药。

三、阿司匹林作用的监测

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人的健康。我们不能再相信一个统一的、简单的服药剂量与方案了,而应该强调服药个性化。

对于阿司匹林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服用一个推荐药物及常用剂量后,稳定服药一周后行“血小板功能检查”,这可以通过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图来实现。

血栓弹力图的出现,弥补了在阿司匹林应用后,血小板功能监测方面的空白;同时也为神经外科手术病人,尤其是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起到了很好的用药指导作用。

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红细胞的刚性、血凝的速度,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阿司匹林应用于心脑血管病人的一二级预防中,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血小板功能,而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检测(血小板图)可以直观地显示其作用,方便人们来观察服用阿司匹林是否达到了有效的作用。

因此对于国内一般推荐阿司匹林的用药剂量为每天75~150mg,应该要慎重了。对于阿司匹林如何用药,更应强调其个体性,否则不是有益,可能会反而有害了。

四、个性化用药是未来方向

我们到底该如何用药?

对一群人采用相同药物治疗后,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人疗效好,一部分人疗效不好或无疗效,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产生了毒副反应。我们把这叫做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这个差异部分源自于基因差异,也有部分源自于体内环境。

随着人类对基因组和药物基因组了解的深入,我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打破“千人一方”的局面,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靶向化用药时代已经来临,《我不是药神》中的救命药(格列宁),其实就是现实中治疗白血病的特效靶向药物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截至2011年12月, 美国FDA已批准了有约140个需要基因信息指导才能准确治疗的药物,这其实已表明,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的时代已经来临。

其实,个性化用药是一个大方向,还包括其它常用药物,如降压药(相关基因包括CYP450\ADRB1\ACE\CYP2C9\CYP2D6\AGTR1\MDR1)、降糖药。对于肿瘤和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个性化用药将走在前列。

--------------------

兴医中华 利民长远

神经介入资讯,神经介入最专业的平台

  • 上一篇:揭开心源性猝死的神秘面纱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