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健康饮食 >
最新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排行 推荐名人名言

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专家提出这四点建议

时间:2018-05-21 00:00来源:健康饮食 作者:在线人生 点击:

作者 | 基层医改专家 徐毓才

来源 | 搜狐健康

2015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分级诊疗模式就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提出要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2017年8月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了我国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诚然,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加凸显。党的十九大宣布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卫生与健康方面,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对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高期望。

基层不强,四个原因

一是认识不到位甚或错误。对基层的基础、重心、重点、短板认识不到位,对基层存在问题的根源认识不清。

二是政策设计有缺陷。包括基本药物政策,首先是对基本药物概念理解与执行错误。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注意,是“必需”,然而我们几乎所有制定基药政策者都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只能”使用基本药物,而且实行“唯低价是取”的招标、“垄断”配送等,以至于价高了,廉价药断供了。其次是无处不在的根深蒂固的医疗服务体系等级制,全科医学制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抓分级诊疗却没有实实在在“强基层”。再就是巨大的财政投入偏离了方向,使得投入效益不好,巨大投入打了水漂。

三是强基层的动力不足。一方面缺乏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政绩观错误。强基层重点在人才,而人才下基层本来就是逆向流动,是违背“规律”的,因此难做。另外,即使人才下去了,基层强了,不显山不露水,看不出政绩,所以有些领导对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等问题关注度不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马晓伟主任曾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在医卫界政协委员的联组会议上表示,实现分级诊疗关键是首诊,首诊在基层能不能铺开,关键是首诊医生能不能提供患者信得过的医疗服务,“老百姓去不去,关键看人,不是钱的事,更不是行政命令能解决的,难就难在这。

四是思路不清。最关键的是不知道怎么强基层。

强基层,四点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首先要认清形势。当前我国人群面临的健康挑战主要是快速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加重;最近,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卫生服务将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主。

二是做好规划。建强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的突破口就要围绕慢病,做好健康管理。基层医院未来的重点科室是老年病、急诊、中医、内儿科、康复科及特色科室。

三是抓住重点。要迅速放开基层用药,很多地方已经做到了。要抓住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机遇。要切实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注重搭台子、给票子、给位子、卸担子。要做好村医优转、老退、严进、劣汰,充分利用好乡村全科医生考试。要彻底改变“当前的服务体系是以医院为中心,注重服务数量。服务模式注重提供治疗,而不是从源头上保障健康;人们倾向于在医院,而不是在基层接受服务。基层缺乏合格的医务人员,进一步削弱了卫生系统发挥疾病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服务一体化等核心职能的能力”。要着力创造价值,努力同时实现以下三个目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及更好的服务体验;医疗卫生费用个人和政府可以负担。必须进行服务体系改革,必须一直关注提高健康水平,而不是提供更多的治疗服务;必须要从奖励服务量和收入转向奖励健康结果——让投入的资金创造更高的价值。

四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学习能力;修炼系统思考能力;建立有激励有约束的薪酬体系;提高有效控制和规避医疗风险的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提高领导力;善于借力:学会创新,智慧医疗。

(原文刊登于《医师在线》杂志,原文题目《透析医改重点,四点建议强基层》)